感受红色情怀 追忆革命精神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7-22 16:34:57   浏览次数:9446次
导读:

  2020年7月17日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部书记邹云龙的带领下前往开化老家红色革命根据地学习参观,接受思想教育,同时在大溪边乡大溪边村和阳坑村开展了关爱老人、慰问特困农户等公益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党支部书记邹云龙,支委吴乐其、郑祥槐,党员汪杰、江伟霞、何伟阳、汪文波、毛祖法、柴约林、吴全文、汪影萍、张月苏,预备党员周宝富、郑子光、江明、汪里平,入党积极分子程志亮、余运熙、程田宝、黄银和、郑建英、赖剑琪、江全宝、程永芬等。

           一、开化何田福岭山革命根据地

  钱江源头不仅是一片绿色的土地,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浙皖特委、中共闽浙赣省委秘密机关所在地。当年,无数革命志士在这里进行过浴血奋战,老一辈革命家方志敏、关英、陈毅、粟裕等,都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福岭山位于何田乡,距县城48公里,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西连江西婺源,北接安徽休宁,海拔500多米,境内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林木葱葱,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正是福岭山这种进可出击、退可隐伏、方便在三省游击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环境,才使得当年中共浙皖特委落户于此。

  车子沿宽敞平坦的柏油路疾驰,窗外是一片郁郁的绿。煌煌的斜阳在青山头与我们一同奔跑着,不分彼此。未抵地先缅怀,曾经的峥嵘故事跃然心间。     1936年8月13日,中共浙皖特委在何田福岭山成立,隶属皖浙赣省委,下辖四个县委一个中心区委。赵礼生为省委委员、特委书记,成立军分区,邱老金为司令员,领导浙皖独立营和浙皖赣三省八县的武装斗争,最多时红军武装人员有1300多人,特委隶属的党员1000余名。领导浙皖赣边界八县开展游击战争。同月,中共开化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何田福岭山成立。福岭山的中共浙皖特委,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成为浙皖赣三省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1937年6月,国民党10万大军血洗开化及福岭山,有名有姓的开化人牺牲363人,当时只有29户的福岭山牺牲11人,特委书记赵礼生与司令员邱老金被杀开化城东桥头。

  车到福岭山,眼前呈现的是逶迤的翠峰,郁郁苍苍。

  这是些土木结构的普通民房,曾是革命先辈们办公的所在,现虽经有关部门进行了修复,但那斑驳的墙体依然深刻地诉说着曾经的风雨历程,那古铜色的板壁曾倾听了多少爱国志士的豪言壮语,见证了多少雷厉风行的身影啊!在中共浙皖特委陈列室内,方志敏、关英、赵礼生、邱老金、邱油云、汪华宣等烈士们的遗像及简介一一阵列,那画像庄严肃穆,那文字字字滴血。观之,除了敬仰便是思绪如潮。当年,他们的足迹叩响了这片土地,他们的热血染红了山麓,如今,这里的寸草寸土都承载起了他们不朽的英魂,深深地铭记住了他们的姓与名。

  走出陈列室,眼前便是空旷的操场。就是在这片操场上,当年赵礼生、邱老金组织了1300多人,半夜出发,没有点火把,步行40多公里的羊肠小道、砂石路、石板路攻打了开化县城。就是在这片操场上,1936年7月7日,省委领导了独立团和各游击大队攻克了开化县城后,省委书记关英亲自给游击队战士和群众教唱自己谱写的《打开化县歌》,以庆贺战斗的胜利。当年,此歌曲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和劳苦大众的革命斗志;今日,福岭山村年纪稍大一些的老人都会唱这首催人奋进的胜利之歌。伫立沉思,七十年后的今天,曾经烽火硝烟中坚定矫健的步伐依然历历在目,嘹亮激奋的歌声犹然声声入耳,曾经腥风血雨的战况也在我眼前幕一般拉开了……


  二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

  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位于开化县花山路36号,背靠秀丽花山,面朝迤逦芹江。纪念馆建筑面积2215平方米,集综合展示、教育培训、研究交流三大功能于一体,展馆内容分为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史展区和“开化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大主题板块。展陈涉及以浙西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和烈士名录为主线,以革命历史为脉,以史叙事、以事论人,全面展示了浙西地区军民和开化英烈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畏的光辉形象。

  革命火种、点燃开化,长征序曲、血战东南,涅槃重生、烽火浙西,铁军东进、山城出征……展馆内,各单元的内容,客观、真实再现了开化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场景。大型人物群雕生动塑造了开化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革命胜利,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英雄群像,展示了方志敏、陈毅和邱老金等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

  三 新四军集结组编旧址陈列馆

  1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协议,决定将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选择了开化为江南新四军各支队的最初集结地。1938年2月至4月间,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部署,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在陈毅、张云逸、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粟裕、叶飞等率领下,在开化集结组编成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基本完成了以支队为单位的组编和团营的构建,并进行了政治、军事的整训,粮秣和军需的补给,为奔赴抗日前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四军历史上最大的集结组编地 为何选择了开化?浙江开化,江南十二个地区红军和游击队7000余人在此组编为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大的集结组编地。采访组来到新四军集结组编旧址陈列馆,采访江南新四军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集结组编的过程,倾听当地新四军历史研究专家讲述红色故事。

   2 江南新四军为何选择在开化集结?

  红色,是这片土地在艰苦卓绝年代最深的印记;绿色,是这片土地一直延续并且着墨更厚实的标签。开化,这座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源头的小城,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是浙西革命的摇篮,素有“歙饶屏障”之称。81年前,红色基因在这片绿色中孕育成长。

  新四军组建之初,如何确保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安全顺利集中,自然成了中共中央必须妥善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必须寻找部署合适的集结区域和地点。

  3  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为新四军。同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整编的方针——集中“既要保存支点(南方各游击区的战略支点),又不拒绝集中”;同时在集中过程中,还要防止国民党吞并。同年12月底,中共中央决定江南十二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集结于以皖南为重心的地域。

  4 新四军军部自1938年1月从汉口移驻南昌后,项英、陈毅、曾山、张云逸等分赴各地传达中共中央和东南分局关于部队整编的指示,陈毅前往皖浙赣边传达指示,并负责选择江南新四军的集结地。1月下旬,陈毅回南昌军部后,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根据陈毅侦察情况,确定了江南新四军各支队的最初集结组编地点——浙江开化。

  四 参观华埠镇金星村

  2020年7月18日商会党支部全体人员在金星村副书记徐语录陪同下参观了金星村村貌及村景发展。

  金星村位于华埠镇东北3公里处,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264户,884人,山地总面积11179亩(其中水田675亩),山林总面积10067亩,林木蓄积量3.57万立方米,全村现有党员28人。近几年来,该村党组织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创业创新、富民强村”战略,团结村两委班子,勤政、廉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艰苦创业,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2007年人均收入680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浙江省首批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山区生态优化平衡村”试点村、省级“水土保持工程示范区”、省级基层先进党组织、省级文明村和劳动模范集体。

  参观结束后党支部在该村会议室召开了党员大会,全体同志就这次红色教育意义纷纷发言,畅谈思想体会和感受。

  五 开展“关爱老人”公益活动

  2020年7月19日党支部在大溪边乡大溪村开展了“关爱老人、宴请老人”活动,大溪边村由东山、坑上、大溪边三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近3000人,70岁以上老人达350人,为此,党支部在大溪边村祠堂请老人们共进午餐、欢聚一堂,共享快乐。县统战部副部长曾飞鹏,县工商联党组书记罗德寿,大溪边乡党委书记夏增龙,大溪边村党支部书记余祖怀等分别讲话并为本次活动点赞。

  六 慰问特困农户献爱心

  大溪边村11户和阳坑村1户家庭因家人生病、残疾、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造成生活非常困难,党支部得知后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慷慨解囊,积极捐款,为12家农户送去了慰问金和粮油等生活物品,每到一户详问情况和身体状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开化杭州商会        浙ICP备17049277号-1
技术支持:维克软件